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環境與社會專題
Seminar o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開課學期
104-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何明修 
課號
Soc7126 
課程識別碼
325 M04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110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2Soc712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德國當代社會學家Ulrich Beck指出,「沒有呼吸,就沒有社會行動」,這個理所當然的常識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傳統社會學的盲點。社會學家太常將社會以外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的,大自然要麼是社會生活的背景,要不然就是人類開發的對象。
越是到晚近,這種狹義的社會學思考(sociologism)面臨了生態學的挑戰。生態學揭露了有機體與環境互為依存的緊密關係,然而,在一開始時,這項探索並不將人類視為其研究對象。一直到晚近,生態學家才發現人類並不是享有生態法則的豁免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遠比想像的更深遠。因此,如何「將環境帶進來」(Bring the Environment Back In)成為研究者所需要面對的課題,社會學也必得重新思考以往忽略的問題,例如經濟成長的同時是否也帶來負面的傷害?工業社會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夠永久持續?以科技征服自然是否必然導致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解放社會學的想像力,重新釐清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因此,環境問題是涉及了科學技術的問題。在科技主導的當下,新的環境污染不斷地被創造出來。相對於科技菁英的宣稱,當前科技並不是來自於人性,而是來自於資本積累的結果。為了開創新的利潤,為了創造新穎的商品,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了「副作用的社會」(society of aftereffects)。因此,只當行動手機成為市場主流時,我們才發現電磁波的危險。然而,奇特的是,要診斷出新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則是需要科學知識的介入。科學在此的角色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與傷害,另一方面,只有透過科學,我們才能建構出一個低風險的社會。
另外,環境問題也是一個攸關民主的問題。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能和平地、有效地解決權力與資源分配的問題。但是在當代的風險社會下,環境也被政治化,成為需要政治討論與政治解決的議題。在公民權的討論中,環境權或生態公民權成為新開發出來的議題。然而,在科技官僚的主導下,環境與社會成為了專家的禁臠。種種以科學之名的社會工程並沒有取得大多數人的真誠同意,反而驕傲地凌駕於民意之上。將環境議題政治化是邁向公共化的第一步,唯有如此,我們能建立一個與自然更和諧的關係。
 

課程目標
在定位上,我們重視對於理論文獻與經驗研究作品的研讀,希望能夠啟發此一問題的興趣。本課程的設計有兩個目標:
第一,我們希望能夠引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興趣。因此,我們的課程希望能使學生更敏銳地審視諸多的議題,並且發揮社會學的觀點,來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
其次,我們也希望學生能將學到的觀點來看台灣目前的各種環境問題。 
課程要求
這一門研究所的課程,除了講員授課以外,我期待學生自發性地提出問題,無論是針對講員的授課內容疑義,或是個人心得分享。主動提問與發表看法,不僅是學生的受教權益,也會影響課堂表現的分數。
口頭報告:指定讀物是每次授課的主要內容,希望學生能在上課前先抽空閱讀其內容。每週的讀物都要有學生負責口頭報告,並且準備簡單的書面內容。負責同學除了整理、說明讀物的內容主旨以外,更要加以評論、發表個人感想、並且彙整其他同學的隨堂心得。
隨堂心得:為了鼓勵所有同學事先閱讀的習慣,並且避免淪為只有負責口口頭報告同學有讀的不良風氣。除了當週負責口頭報告的同學以外,其他上課同學都要在上課前一天21:00之前,撰寫一份不得超過300字的隨堂心得。其中需要包括兩個部分,(1)本週讀物的內容有那些啟發,可用於解釋何種現象,(2)本週讀物有那些內容是你不同意的,並且說明其理由。隨堂心得需要在指定時間前email給負責當週口頭報告的同學,逾時視為沒有繳交。口頭報告的同學也需將彙整這些心得,並且在課堂加以回應。
讀書心得:期中與期末有兩次的「讀書心得」,每次不得少於5,000字。其內容需要是與課程指定閱讀內容有關,或其運用延伸。如果內容是完全無關,或是利用其他問的課程之報告充數,我將不予接受。如果涉及抄襲,依校規處理。第一次讀書心得報告不得晚於4/13,第二次不得晚於6/15,請用email繳交。
本課程的上課講義會在帝宇影印店製作,請同學在第一次上課時登記份數,並且自行前往購買。帝宇是在辛亥路2段155號1樓(台大校園對面),電話2736-849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0:00~12:00 備註: 請先預約 
指定閱讀
見課程進度 
參考書目
見課程進度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口頭報告 
20% 
 
2. 
課堂討論與參與 
20% 
 
3. 
隨堂心得 
30% 
 
4. 
兩次讀書心得報告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4  課程簡介 
第2週
03/02  「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媒體與科學
Hannigan, John A. (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pp. 32-91.
 
第3週
03/09  環境史:重返伊甸園的歷史敘事
Merchant, Carolyn (2013) Reinventing Eden: The Fate of Nature in Western Culture,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pp. 1-77.
 
第4週
03/16  環境史:性別、殖民與商業化
Merchant, Carolyn (2013) Reinventing Eden: The Fate of Nature in Western Culture,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pp. 81-157.
 
第5週
03/23  複雜系統與「正常的」意外
Perrow, Charles (1999)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Risk Technologi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62-100.
 
第6週
03/30  [出國開會停課一週] 
第7週
04/06  共有資源的衝突與管理
Ostrom, Elinor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8, 58-102.
 
第8週
04/13  世界環境體制的形成
Meyer, John et al., (1997) “The Structuring of a World Environmental Regime, 1870-199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51(4): 623-651.
Frank, David John et al. (2000)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5: 96-116.
Schofer, Evan and Ann Hironaka (2005) “The Effects of World Societ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utcomes.” Social Forces 84(1): 25-47.
 
第9週
04/20  發展主義的歷史起源
Escobar, Arturo (1995)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3-54.
 
第10週
04/27  發展作為一種意識型態
Ferguson, James (1995) The Anti-Politics Machine: “Development”, Depoliticization, and the Bureaucratic Power in Lesotho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3-88.
 
第11週
05/04  社會主義與環境災難:中國的毛澤東主義
Shapiro, Judith (2001) Mao’s War against Nature: 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9; 67-137.
 
第12週
05/11  選址的環境政治爭議
Aldrich, Daniel P. (2008) Site Fights: Divisive Facilities and Civil Society in Japan and the Wes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1-69.
 
第13週
05/18  環境運動與國家
Dryzek, John S. et al. (2003) Gree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nvironment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Norwa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80.
 
第14週
05/25  災難與社會:社會解剖學
Klineberg, Eric (2002) Heat Wave: A Social Autopsy of Disaster in Chicago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p. 1-78.
 
第15週
06/01  災難與社會:社會資本與復原
Aldrich, Daniel P. (2012) Building Resilience: Social Capital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p. 1-73.
 
第16週
06/08  災難與社會:福島事件
Avenell, Simon (2012) “From Kobe to Tohoku” and Yuko, Kawato et al.(2012) “Civil Society and the Triple Disaster”, in Nuclear Disaster and Nuclear Crisis in Japan, edited by Jeff Kingston (London: Routledge), pp. 53-77, 78-93.
Amin, Sulfika and Kohta Juraku (2014) “Undermining Disaster: Engineering and Epistemological Bias in the Fukushima Nuclear Crisis.” Engineering Studies, doi=10.1080/19378629.2014.976570.
 
第17週
06/15  [出國開會停課一週]